新华社北京3月22日电 题:传承40年友情!百余美国师生访华续种“友情树”新华社记者马卓言、陆君钰、白林在北京古建造群感触文明古韵之美,在石家庄校园里分享悲欢离合,在正定古城城墙上抚摩汗青印记,在上海黄浦江干感触古代中国的活力活气……3月16日至22日,由美国艾奥瓦州5所高中102名师生构成的“友情传承”研学团到访中国。一周时光里,他们看望古今中国,休会中汉文化,点赞古代魅力,播撒着一颗颗接续友情的种子。——感知古今,触摸实在中国。来中国之前,动漫作品里的中国风建造跟衣饰,是来自美国艾奥瓦州西部高中的阿里·穆罕默德对中国的全体印象。可当走进北京故宫午门时,恢弘年夜气的建造让他深深震动,“事实中的红墙黄瓦,切实是太美丽了!”“不可思议这些建造有着多少百年汗青,太不堪设想了。”来自马斯卡廷高中的凯瑟琳·杜奥高兴地分享着播种,“我在故宫文创市肆里看到了很多可恶的产物,陈旧文物增加新潮计划,创意真的很棒。”

3月18日,美国艾奥瓦州高中生研学团旅行北京故宫。新华社记者 马卓言 摄偶遇身着传统衣饰的中国青年,在黉舍提笔摹仿汉隶韵味,乘坐高铁休会“中国速率”,观赏上海内滩的残暴夜景……这多少日,美国青少沙巴体育官方网站入口年们穿越于传统跟古代,繁忙空虚。高中汗青教师梅拉妮·克拉克初次踏足中国。她曾进修过中国汗青,跟着路程的停止,她缓缓回忆起书籍上的点点滴滴。“汗青是最好的教师,教会咱们尊敬每一个国度跟平易近族,让先生们学着懂得这片地皮跟这里的人。”克拉克说,“如许的跨邦交流参访,对孩子们存在主要意思。”“没想到北京是如斯的古代化,第一晚我高兴得睡不着觉。”高中生凯瑟琳·格雷丝说,“我看到了北京日出时候的天涯线,有种跟故乡日出纷歧样的美。”——走进校园,新老友人欢聚一堂。3月19日,研学团到访石家庄本国语黉舍。来自艾奥瓦城高中的卡伊·拉森早早离开藏书楼一楼苏息室,等候两位“老友人”。“哈喽!我在这儿!”拉森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他的小搭档——高二先生杜宜轩跟张佳源。往年1月在美国举办的马斯卡廷将来首领模联峰会,三人分在了统一小组,亲密共同获得优良成就。谦恭、专业的独特特色,让他们相互都留下了深入印象。“事先分辨太匆仓促,不留下接洽方法,此次必定要补上。”拉森写下本人的德律风、邮箱跟交际媒体账号。